
渲染大陆威胁、强卖军火、掏空芯片产业,美国正在加速掏空台湾,美军学者近期更公然讨论战时瘫痪中国港口、劫持海外资产的战术,暴露出对华战略焦虑。当统一进程加速,民进党却仍幻想“割据外岛”,岂非螳臂当车?
最近几年,美国在台海问题上一边嘴上说着“坚持一中原则”,一边却不断掏空对台承诺,搞军售、拉拢台积电、渲染大陆威胁。
而赖清德当局却像“铁粉追星”一样紧跟美国,殊不知自己早就被华盛顿当成提款机和战略棋子。
美国政客和智库这几年没少炒作“中国扩张论”,动不动就说大陆随时可能“武力攻台”,搞得台当局人心惶惶。

这种心理战术说白了就是制造焦虑,让赖清德当局心甘情愿掏钱买“安全感”。蔡英文时期就被爆出台当局每年花大把银子去“打点”美国官员,赖清德上台后,这种“金元外交”路线也延续了下来。
美国根本不在乎台湾安不安全,它只在乎能不能从台海紧张中捞到真金白银。这一点,从美国对台军售中就能看得出来。美国军火商经常是“收钱不交货”或“交货不对版”。此前,美国宣布的对台军售项目中,有近三成装备延迟交付,部分武器系统甚至被曝是美军淘汰的旧型号。
更讽刺的是,有些军售项目连白纸黑字的合同都没有,全凭美国一张嘴报价。这种赤裸裸的“敲竹杠”,连外媒都看不下去,直呼“美国把台湾当ATM”。
台当局却像“冤大头”一样照单全收,还要替美国遮遮掩掩,直到美国媒体自己爆出来,台湾民众才惊觉,自己的血汗钱就这样被民进党给糟蹋了。
随着美国军购陷阱被识破,特朗普又想出了新招,那就是瞄准台积电,技术也要连根拔起。

如果说军售是“明抢”,那美国对台积电的操作就是“暗夺”。
从拜登到特朗普,美国政府不断施压台积电把先进制程工厂搬到美国,连研发中心和封装厂都不放过。表面上是推动“半导体本土化”,实则是想一步步吸走台积电的技术和人才。
目前台积电已和英特尔、美光等美企合资建厂,但核心技术会不会被“合作”走?谁都心知肚明。等到美国芯片产业链完全成熟,台积电对美国的战略价值就会大幅下降,到时候,就是美国“弃台”的时刻?
而除了这三招,美国军方最近还冒出更激进的言论。
比如美国陆军国民警卫队上尉米卡·尼多夫勒在《军事评论》杂志上发文,提出两个大胆设想:一是如果中美开战,美军应“精准打击”中国港口设施,让它们暂时瘫痪但战后可修复;二是解放军若攻台,美军应迅速抢占中国在海外投资的港口,作为反制筹码。这篇文章被多家美媒转载,引发热议。
尼多夫勒的设想听起来很有“美式战略风格”,但仔细一想,漏洞百出。

首先,中美经济早就深度捆绑,中国港口吞吐量占全球海运四成以上,真要把这些节点打瘫,全球供应链得崩盘,美国自己也得掉层皮。
其次,中国在海外投资的港口多数位于友好国家,美军想随便抢占?先问问当地政府同不同意。这种纸上谈兵的“有限战争”思维,本质上还是冷战老套路,根本适应不了今天中美利益交织的现实。
美军方激进的言论,说白了就是两个目的,一是给“台独”制造紧张气氛,好让他们乖乖向美国交“保护费”。二是渲染“中国威胁”。
在美国的激进言论下,台当局惶惶不可终日,近日,四中全会审议了“十五五”规划刚刚闭幕,台当局就紧张兮兮地盯着“金门会不会被写入规划”,生怕大陆“经济融合”变成“事实接管”。
这种反应恰恰暴露了民进党的无能,大陆真要推动统一,怎么会只盯着外岛?台湾本岛才是核心目标,只要本岛问题解决,外岛自然水到渠成。

大陆近年来不断推动两岸经济融合,从自贸区到跨境电商,从基建联通到产业合作,每一步都在夯实“两岸一家亲”的基础。
反观赖清德,除了抱美国大腿、炒作“抗中保台”,拿不出任何改善民生的实质方案。再这么下去,台湾不仅财政被掏空,产业优势也被削弱。
而随着郑丽文当选国民党主席,相信民进党也迎来了被清算的时刻。至于美国的虚张声势,国台办已经明确警告过:台湾是中国的台湾,如何解决台湾问题,是中国人自己的事,任何域外势力不容干涉。
如今的美国在中国面前,已毫无优势可言,在稀土危机面前,美国很快就会造不出军舰军机,到时候,又拿什么来维持自己的颜面?又何谈插手台海?
证券配资风险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