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昨天我们家大宝二年级第一次开家长,这也是孩子二年级第一次考试。家长会上班主任分析了孩子们的分数和班级的一些情况,班主任说现在孩子还在二年级,家长们一定要多用心,不管有多忙,把这3件事抓好。
01抓孩子的计算
班主任把这次整个年段孩子的试卷分析结果都展示给家长看了,卷子不难,看了低分孩子的卷子都有一个通病就是计算不行。
卡尔・弗里德里希・高斯曾说过“数学是科学的女王,而算术是数学的女王。”计算是学好数学最基本的保障,所以一定要在这方面下功夫,就想要提升孩子的计算能力和准确度,可以从这3件事入手。
①先理解再计算:计算能力的根基是对数字和运算规则的理解,而非盲目背诵。所以大家可以看看现在的教材非常重视讲解每个数字的含义,比如一年级会把5以内的数字用一章来讲解,目的就是为了让孩子理解。
孩子只有理解了,再去记口诀,效率才会提升,比如99乘法表,100以内加减法。
②用有趣的形式每日坚持训练:想要锻炼孩子的计算能力要坚持每天训练,但并不是一定每天都要做题,特别是对于低年级的孩子容易产生抵触心理。我们可以把计算融入到日常形式中,比如玩桌游游戏、下五子棋、逛超市购物的时候等等都可以训练。
③减少粗心丢分:孩子的计算有时候不是不会,而是粗心,比如把题目看错、数字写错等等。所以要教会孩子规划书写、算完记得验算检查。

02抓孩子的阅读习惯
明明孩子看了很多的书但是依旧学不好作文,这是很多孩子到了高年级会遇到的困境。会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有两个因素:一是孩子在阅读的过程中习惯了“消遣式阅读”,就是单纯的把故事内容读一遍。第二种情况是孩子只输入不输出,但是阅读输入和写作输出两者之间需要通过刻意练习连接,如果没有输出,那阅读再多也没有用。
那么平时如何抓好孩子的阅读习惯:
①把每一次阅读都变成写作素材和方法的积累,核心是带着 “学习目的” 去读,比如在遇到好的句子或词语的时候我们可以让孩子圈圈画画,这样下次描写同样的事物时就可以拿来运用。把读到的相关故事、名言、观点记下来。
②我们可以让孩子尝试输出,对于低年级的孩子不一定要写,可以每次看我一个故事或者一本书就让孩子说说自己的感悟,这不仅是在提升孩子的表达能力,也是把知识内化很好的方式。

03抓学习习惯
著名的教育家洛克曾说过:事实上一切教育归根结底都是为了培养人的良好习惯。小学一二年级是学习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,这个阶段把学习习惯养好了,到了高年级孩子的学习基本上就不需要父母操心了。
所以每个学期的家长会,不管是学校还是班主任都会一再强调一二年级的重点就是:抓习惯、抓习惯。
比如提前预习的习惯,能够提高上课的效率;先复习再写作业的习惯,这样能够提高写作业的质量;高效记忆的习惯,这样可以学得又快又轻松等各种好习惯。
当然习惯的养成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,需要孩子和家长一起用心坚持一段时间。著名的特级教师成雅梅老师就在《好习惯带来好成绩》一书当中详细介绍了孩子好的学习习惯养成的技巧和方法。

这本书虽然只有100多页,但是书中介绍的全部是简单可实行的,比如预习习惯的养成,可不是单单把书翻一翻。重要的是要把握住三个关键点:新旧知识衔接点、旧知识重点、新课重点。而且预习也不是时间越多越好,要懂得利用期待效应,按预习4步法去预习,这样的预习才是有用的。

再比如高效听课的技巧:课前做好3准备、课中用5到听课法、课堂笔记3要点、抓住课堂3个关键时间段等

4个复习技巧:集中和分散相结合、不同学科交替进行、阅读与回忆相结合、点面结合。
高效做作业的方法:4大方法解决孩子做作业不端正的态度、点拨式辅导孩子作业、自律写作业的4个步骤。

此外书中还分析了如何用海马体高效记忆、孩子阅读的技巧、乐于探索等7个让孩子能够高效学习,取得好成绩的学习习惯。书中都是实打实的方法和干货,孩子只要跟着做就可以。
(图片来自网络,侵权联系删除)
证券配资风险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